本站已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
媒体视角|河北检察报道《百年枣树得保护 红色基因永传承》
时间:2025-07-14  作者:  新闻来源:河北检察微信公众号  【字号: | |

媒体视角|河北检察报道《百年枣树得保护 红色基因永传承》

衡水故城检察
2025年07月15日 17:04


刊发原文:

99年前的1926年,有这样一个青年,义无反顾地走上革命道路。他叫周浩然,他在位于故城县故城镇的东十里铺村秘密建立起中共故城县第一个党支部,在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征程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今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在周浩然同志的旧居,见证他革命经历的130年树龄的老枣树,得到挂牌保护。

故城县承载着红色记忆的百年枣树成功挂牌,正式加入古树保护行列。

古树无言,镌刻着时光密码;枣影婆娑,诉说着革命故事。当历史的年轮与红色的记忆在枝头交织,这棵百年枣树成为了红色故城珍贵的“活文物”。如今历经沧桑的百年枣树依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恰似革命精神生命常青而旺盛。


“这枣儿是马莲小枣儿,这树都一百多年了,如今枣儿还那么甜,还是小时候的味道。”故城县东十里铺村民,今年70岁的老党员王立功说。

故城县东十里铺村130年树龄的老枣树获得了应有的“身份认证”。

从发现时的默默生长,到如今被赋予庄严的“身份认证”,故城县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行古树名木保护职责,形成保护合力。这棵承载着红色记忆的百年枣树成功挂牌,正式加入古树保护行列,获得了应有的“身份认证”与法律保护。


“经调查走访,证实这棵树树龄已超百年,且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根据今年3月15日正式施行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应予以保护。”故城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魏亮说。


故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范志华说:“古树名木作为自然和历史的双重遗产,具有生态、文化、科研以及经济价值,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


守护红色印记,赓续文化血脉。保护古树是对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是对革命星火的传承,守护“生态绿”“革命红”,播撒“扎根乡土、坚韧不拔”的革命火种,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勇毅前行。

故城县东十里铺村革命先烈周浩然同志的旧居。

故城县故城镇宣传委员王皎介绍说:“百年枣树的精神图腾连同故城县第一个党支部陈列室中革命先辈用过的油灯、水壶、书籍等文物,成为最生动的思政课堂。让大家能通过红色研学与可触可感的红色文化浸润,传承红色基因,触摸历史的温度”。





检察长信箱
12309中国检察网
中国检察听证网
新浪微博
故城检察微博故城检察微博 故城检察微信故城检察微信
河北省故城县人民检察院
技术支持:正义网  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